(资料图片)
你们好,最近小活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必要心理保障。因此,在衡量时,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即有强烈的求知欲,愿意学习,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充满朝气,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克制约束,又适度发泄,不过度抑郁,情绪反应正常。
3、意志是推动人们采取各种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人,在实现预定目标的行动中,能表现出更多的自觉性、果断性、韧性和自制力,机智灵活地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受外界诱惑,有许多难以改正的坏习惯,缺乏主动性,优柔寡断,鲁莽,畏难,固执,容易被暗示,容易改变目标,甚至暴露于十寒。
4、人格是指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综合。人格完整是指健全统一的人格,即心理和行为和谐的人格。包括:人格要素无明显缺陷和偏差;有正确的自我意识;(3)正确的人生观,并用它来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性格比较稳定。如果一个开朗、乐观、外向的大学生突然无缘无故变得迟钝、悲观、内向,那可能是他的心理不健康。
5、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的认识和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他们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点和缺点;同时能接纳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不自卑。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缺乏自知之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自负,自我欣赏,有的自暴自弃。
6、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有广泛而深刻的人际关系和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做到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学习他人优点弥补自己缺点,宽容助人,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有正确的沟通动机。
7、社会适应指的是能够对社会环境中的所有刺激做出恰当而正常的反应。心理健康大学生能够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与现实保持良好的联系,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妥善处理环境与自身的关系,创造条件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的环境中。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则相反。
8、大学生是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他们应该具有与其年龄和角色相对应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以上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