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波罗蜜是指菩萨欲成佛道应当修行的六种行持。
【资料图】
2、分别为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3、波罗蜜为梵语音译,意为渡彼岸。
4、六波罗蜜高度概括了菩萨修行的各个方面,所以又称六度万行。
5、菩萨修行六度不能离开慈悲心,所以佛当年先讲四无量心,而后宣讲六波罗蜜。
6、而修行般若波罗蜜又不能离开前五度,否则即是断学般若。
7、佛在多部经中反复告诫切不可断学般若,果报在三恶道。
8、六波罗蜜一、布施波罗蜜有三种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
9、布施能够增长善根功德,治疗贪疾。
10、对财物的贪著是世间最为普遍的烦恼,由于它会障碍我们得度,所以称作烦恼障。
11、对治的办法就是财布施。
12、无畏布施就是慈对众生如同对己,能够对治对妄我的贪爱和执着,增长慈悲。
13、法布施的含义很广,一切能令众生或减除烦恼或断恶修善或开智慧的布施皆是法布施。
14、向有善根的众生择机转说经文是法布施,闻已有疑问为其讲解是法布施,与同修分享读诵书写佛经所得智慧是法布施,以自己所得智慧帮助众生离苦乃至得安乐是法布施。
15、二、持戒波罗蜜持戒,是以十善业、八戒斋、五戒等律法为依据来护持自己的行为和念头。
16、如:《方广大庄严经》:“尸波罗蜜是法门。
17、超过一切恶道难处。
18、教化众生守禁戒故。
19、”能于五蕴恶境现前时以深信不动于戒即是功德。
20、三、忍辱波罗蜜忍次第有三种境界,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
21、另外还有十法忍法。
22、音响忍是功夫忍,柔顺忍是性德忍,无生法忍是功德忍。
23、十法忍是智慧忍。
24、四、精进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对于求自度的菩萨来说就是不懈怠,不放下行持。
25、如《方广大庄严经》言:毗离耶波罗蜜是法门,成就引发一切善法。
26、教化众生除懒惰故。
27、五、禅定波罗蜜禅即禅定,禅定即寂静。
28、诸不善根寂静;诸不善根发起处寂静;一切色寂静;一切识寂静(前六识);有所有根寂静;一切尘劳想寂静;一切著寂静(前六识);一切相寂静;观心寂静、能观想寂静;一切觉寂静。
29、得一切不善根寂静,不住于寂静,是为禅定波罗蜜。
30、如来地菩萨住于菩提一心故,能于五浊恶世不失于定,不住禅定而能游戏诸禅定。
31、六、般若波罗蜜般若即是离妄。
32、何以能离,不住妄心故。
33、以不住六识故,不著五蕴;不住七识故,离于五蕴,度一切有苦;不住八识故,离一切相,于一切法逮得清净;不住菩提一真如心故,离于身心,了知一真如心性同一切法性,得现清净圆觉。
34、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六波罗蜜。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